双簧和鸣,琴键协奏:传承经典的音乐盛宴-两只单簧管与钢琴重奏音乐会演出行程+时间地点+票价
时间:2025-02-18 13:24:27
在音乐的长河中,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段旋律都传递着艺术的灵魂。当两只单簧管与钢琴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即将开启,“传承 —— 两只单簧管与钢琴重奏音乐会”,邀您一同沉浸在这场充满魅力的音乐盛宴,感受音乐传承的力量。
单簧管,以其独特的音色,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欢快活泼,宛如一位灵动的音乐精灵。而钢琴,被誉为 “乐器之王”,其丰富的和声与宽广的音域,为音乐增添了深厚的底蕴。当两只单簧管与钢琴共同奏响,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呼应,将为您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听觉体验。从古典主义时期的优雅,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激情,再到现代音乐的创新,这场音乐会将涵盖不同风格的经典曲目,带您领略音乐发展的脉络。
“传承”,不仅是对经典曲目的演绎,更是对音乐精神的延续。演奏家们怀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敬畏之心,将多年的学习与积累,化作指尖与唇边的灵动音符,把这些经典作品的魅力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他们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单簧管与钢琴重奏这一艺术形式,让音乐的火种在更多人的心中点燃。
音乐会现场,您将近距离感受演奏家们精湛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他们默契的配合,将每一个音符都赋予了生命,让音乐在空气中流淌、回荡。在这里,您可以忘却外界的喧嚣,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与音乐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无论您是音乐爱好者,还是想要开启一场艺术之旅的新人,这场 “传承 —— 两只单簧管与钢琴重奏音乐会” 都将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在这里,您将领略到音乐的无限魅力,见证音乐传承的美好。
时间:2025.03.02 周日 19:30
场馆:北京市 | 五棵松·爱乐汇艺术空间·都市音乐厅
票价:100、180、280、380元
传承——两只单簧管与钢琴重奏音乐会
单簧管演奏:陈昊然 崔海泽
钢琴演奏:陈美辰
音乐,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每一次演奏和聆听中完成传承。
本场重奏音乐会选主要选曲展现了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在呈现浪漫主义初期韦伯单簧管作品的多样性与技术高度的同时,以贝多芬、李斯特的器乐张力过渡至莫扎特歌剧的极致情感表达,再有门德尔松作品的双簧管与钢琴的乐器对话,通过双单簧管与钢琴的三重奏将每首作品完美呈现。
古典音乐的传承是一个跨越数百年、融合了文化、历史与艺术的复杂过程,古典音乐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代表作曲家。
单簧管(Clarinet)是一种木管乐器,音色温暖、灵活且表现力极强,被称为“木管乐器中的小提琴”。它在古典音乐、爵士乐、民间音乐及现代流行音乐中均有广泛应用。
单簧管的前身可追溯至18世纪初,由德国乐器制造师约翰·克里斯托弗·登纳(Johann Christoph Denner)在巴洛克时期的“沙吕莫管”(Chalumeau)基础上改良而成。19世纪,单簧管经多位制作者改进,增加了按键系统(如贝姆式按键),使其音域更广、演奏更灵活,逐渐成为交响乐团和室内乐的核心木管乐器。
单簧管由五部分组成:笛头(含簧片)、二节管、上节管、下节管和喇叭口,通过按键控制音高。传统单簧管多由非洲黑木(Grenadilla)制成,音色深沉;也有树脂、金属或硬橡胶材质的型号,适合初学者或特殊演奏需求。单簧管的发声依赖于笛头上的单片芦苇(簧片),其厚薄和振动方式直接影响音色。
陈昊然
单簧管演奏家 古单簧管收藏家
自幼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陶纯孝教授学习单簧管,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黄远涪教授主科班。2002年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大学管弦系录取,师从陶纯孝教授(大一年级)、王弢 教授(大二年级至毕业)。在校期间, 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2002~2006),04年考入小泽征尔大师的【小泽音乐塾交响乐团】并赴日参加贝多芬、马勒交响曲 以及莫扎特巴洛克室内乐等作品的巡演,06年本科毕业同年加入EOS乐队学院任单簧管首席(2006~2009)2010年至2022年期间,曾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电影乐团、中国音乐学院乐派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福州海峡交响乐团、重庆交响乐团 等乐团合作演出,2015 年,受stankonia studio邀请赴美国亚特兰大录制单簧管乐曲及巡演。现任北京爱乐汇交响乐团木管声部长 单簧管首席 。
崔海泽
四级演奏员
演奏家文凭就读于法国尼斯国立音乐学院,师从法派单簧管界泰斗Michel Lethiec教授。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比利时蒙斯皇家音乐学院,师从Ronald Vanspaendonck 教授。2020 年 3 月受邀参加 Belgium Music Festival 比利时音乐节,世界首演张豪夫教授(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的作品《黄河两岸》。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法国尼斯市立交响管乐团中做为唯一一位亚洲演奏家跟团巡演。在欧洲学习期间受到多名大师指点,如 Florent Heau(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教授), Nicolas Baldeyrou (法国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教授),Pierre Génisson(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教授) ,David Van Maele(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教授), Andreas Langenbuch (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学院教授)等。
陈美辰
4岁起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原丁老师开始学习钢琴,后师从著名旅德钢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周莹老师学习钢琴至今。从小热爱音乐,在其父单簧管演奏家陈昊然的影响下接触了各类音乐作品,曾去现场听过爱乐汇《完全贝多芬》系列所有演出。
陈美辰先后参加国内外多个钢琴比赛和钢琴演出,并取得优异成绩:
2018年参加“新加坡莱佛士文化艺术节”获得钢琴总决赛幼儿组一等奖 和 最具潜力奖。
2019年“第九届英国皇家国际艺术比赛”钢琴小学组北京赛区一等奖,晋级亚洲总决赛,因为疫情大范围爆发比赛延期未能参加。
2023年获得“第五届肖赫未来钢琴家”北京赛区儿童组一等奖 和 全国儿童组二等奖。
2023年获得“第六届新加坡国际音乐节艺术展演”中国赛区小学组一等奖。
2023年获得“第六届新加坡国际音乐节-西洋乐器大赛”钢琴儿童A组 金奖。
在学琴期间,曾多次登台演出,参加过“冬天的童话-原丁与琴童们”京津冀钢琴巡演,“周莹师生音乐会”,也曾与其父合作登台演出,反响热烈。
演出曲目
Concertino Op. 26 for clarinet and piano -Carl Maria von Weber 韦伯-小协奏曲
Introduction ,Tema e variazioni-Carl Maria von Weber 韦伯-主题与变奏曲
7 variations on a Them from Slivana ,Op.33-Carl Maria von Weber 韦伯-西尔瓦娜主题与7首变奏曲第33首
Andante et Allegro-Ernest Chausson 肖松-行板与快板
——中场休息——
Piano Sonate Op.22-Beethoven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第22首Op.22
La leggierezza-Liszt 李斯特-“轻盈”
Mendelssohn -concertpiece No.1 Op.113 门德尔松双单簧管第一首
Mendelssohn -concertpiece No.2 Op.114 门德尔松双单簧管第二首
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Mozart 心中怒火在燃烧
Der Vogelfänger bin ich ja-Mozart 捕鸟人
*最终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曲目介绍
Concertino Op. 26 for clarinet&piano 韦伯-小协奏曲
韦伯的《单簧管与钢琴小协奏曲 Op.26》创作于1811年,是单簧管文献中的经典之作。这首单乐章作品融合了柔板的深沉抒情、行板的优美如歌以及回旋曲的轻快活泼,展现了单簧管丰富的表现力和戏剧性。韦伯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技巧著称,作品对单簧管演奏者的技巧要求极高,同时钢琴部分与单簧管紧密呼应,共同塑造音乐形象。这首作品以其戏剧性的对比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单簧管演奏家和音乐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
Mendelssohn -concertpiece No.1 Op.113 门德尔松双单簧管第一首
门德尔松的《音乐会小品 No.1 Op.113》是为单簧管、巴塞特单簧管(或第二单簧管)与钢琴而作的三重奏作品,创作于1833年。这首作品由三个乐章组成:充满活力的快板、抒情优美的行板和轻快优雅的回旋曲。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音色而著称,展现了单簧管的多样表现力和门德尔松的音乐才华。演奏时需注重音色控制、节奏把握和声部合作,是单簧管演奏家和室内乐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Mendelssohn -concertpiece No.2 Op.114 门德尔松双单簧管第二首
门德尔松的《音乐会小品 No.2 Op.114》是为两只单簧管与钢琴而作的三重奏作品,创作于1833年。这首作品由三个乐章组成:轻快活泼的快板、抒情优美的行板和热烈欢快的急板。作品延续了门德尔松标志性的优美旋律和精湛技巧,两只单簧管的音色交织出丰富的音响效果,钢琴则提供了坚实的和声支撑。演奏时需注重音色控制、节奏把握和声部合作,是单簧管室内乐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单簧管的多样表现力和门德尔松的音乐才华。